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培养孩子「脱颖而出」,是教养的终极目标吗?

时间:2014-01-18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本文标题如果是一个命题,我个人的回答如下:「当然不是!」
 
  推荐阅读:《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读完《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一书,夫妻作者超乎寻常的人生感悟震撼了我。出生、成长于仅得温饱的中国普通家庭,因着父母的智慧和自己的努力,30岁的年轻爸爸已经是美国《国家地理杂誌》的签约摄影师。文采丰富的年轻妈妈这样期许着小儿子:「常常在想,你会是一个怎样的男人?即使没有高大的身材,也应该有俊秀的脸庞;即使没有超越的智慧,也应该有皎洁的目光;即使没有辉煌的成就,也应该充满梦想。为人最基本的道德,是善良;男人最基本的品质,是责任。……。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字眼,要学会爱和被爱。……。才华横溢却不张扬,低调和沉着地面对辉煌和灰暗。你是你自己,宁可做一个普通的人,不必按着别人的路径来做人。……。」
  真挚、宽容、尊重、感人又务实的妈妈情怀令人动容,足可与《麦克阿瑟为子祈祷文》比美,更唿应了我心目中「教养的终极目标在哪裡」这个问题。
 
  「脱颖而出」是人生的阶段性过程,不是结果
 
  像往年一样,2014年又有多位辅导过的学生被牛津、剑桥和常春藤名校提前录取,工作伙伴和几位家长建议在报纸上公布这些优秀学生的照片和资料,我毫不考虑地谢绝了。课辅学校运营超过十年,我从来没做过这种事情,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思维和风格。
  学习和做学问的事情少有捷径。由于家长长年的心血付出、学校老师教导有方,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自觉和努力,才能造就「脱颖而出」的成果。我个人非常尊重学生自己的努力和优秀,能陪这些孩子走过一小段人生的路是一段美好的经验,协助孩子们把潜质发挥出来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几年前被礼聘到上海剑桥中心的数学老师Dr.刘曾经对我说:「张老师,欸!孩子们将来都比我们有出息,看到学生们考得不错,我们竟然就高兴得睡不着觉。」这应该是许多为师者的心情写照。
  不刻意渲染学生的脱颖而出,我有着更深层的考量,人生像一场马拉松竞赛,路遥知马力,一时胜出不意味着最后的胜利。「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的说法曾经迷惑了很多家长,甚至是教育工作者,孩子们偷跑的后果,轻则错过了人生的风景线,重则打乱了成长的步调和节奏感。
  从青梅竹马的机缘追忆起,《我们始终牵手旅行》诉说着作者两人的成长、生活、工作、婚姻、旅行、梦想和价值观。连自己的毕业学校都不必提及,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淬鍊出来的智慧,想想看,我们怎能在「名校情结」中执迷不悟?到目前为止,《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作者的人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也见证了我多年来的感悟──人生有很多重新洗牌的时机。
  当孩子沉浸在金榜题名的喜悦中时,或许得提醒他们:「『脱颖而出』是人生的阶段性过程,不是结果!」
 
  「脱颖而出」是优秀人生、幸福人生的最佳保证吗?
 
  2013年9月初,惊传全球的资讯界名人李开復先生罹患淋巴癌,他感嘆:「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塬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李先生1961年出生于台湾,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88年获得电脑顶尖名校Carnegie Mellon大学博士学位,随即在苹果、微软担任要职,2005年转任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2009年离开Google,担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先生已经实现了很多梦想,帮助更多年轻人完成梦想变成了他的「新梦想」。「创新工场」的目标是每年「生产」五家新公司,帮助优秀的工程师创业。他还计划要进军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端运算叁大领域,并打算与手机硬体设计、製造、网路等相关产业及晶片大厂合作。
  过去李开復一直笃信「付出必有回报」,他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计较「谁能在凌晨及时回覆邮件」,他把「拚命」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标籤。
  从学业到事业,李开復的人生不断地「脱颖而出」,几乎到了挥洒自如、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步。如今他醒悟了:「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是错误的!」他说:「生活就是这样,往往来得意外,既然遇到了就得坦然面对。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会选择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起伏。」
  健康是人生课题当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用健康换来的「脱颖而出」,值得吗?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祝福李先生早日战胜病痛,这才是人生真正重要的「脱颖而出」。
 
  教养的终极目标:孩子的健康、快乐、幸福
 
  多年前双胞胎儿子从台湾的小学毕业,初到纽西兰,Ponsonby Intermediate School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单上每科都註记着「Emergency」,我问孩子:「上课听得懂吗?」「听不懂!」「喜欢上学吗?」「喜欢!」「上学快乐吗?」「快乐!」好了!快乐就好!我一点都不担心。
  有一位妈妈与我谈论了好久关于NCEA、剑桥和IB的课程问题,问她:「孩子读几年级?」她说:「3岁!」我差点晕倒,这位妈妈太过焦虑了,而且是没有必要的焦虑。
  教养的故事说不完!教养的终极目标不是孩子的「脱颖而出」!孩子尽力、进步了,就给他掌声,儘管他不是顶尖、不是第一、不在A班。环顾周遭,我们的很多朋友不就是在平凡中打造出了自己和孩子的快乐幸福人生吗?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