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自由不是无代价的」——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

时间:2012-11-22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着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不锈钢的散兵线

  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麽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分,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
  南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着我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战场的引入,新闻照片的应用,都表明着设计者在刻意寻求一个历史真实的感觉。而正是设计者的这个追求,让走入纪念碑园区的我们,不无困惑。

  英雄儿女

  我们当然是困惑的。因为我们从小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长大;我们熟读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看了无数遍电影《英雄儿女》;哪怕是在美国打工,我们只要一张嘴,都会不假思索地唱出《上甘岭》的插曲。我们根本不需要思考就能推出天经地义的逻辑:我们的父辈跨过鸭绿江,就「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至於为什麽要跑到鸭绿江那头去「保卫」,是因为唇亡齿寒。美帝国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挑起朝鲜战争,就是要利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企图将刚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就像要杀死一个天真的婴孩一般。
  为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绝不是乾巴巴,而是血肉丰满的。既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却又伴随着诗意无限的对祖国的热爱。这与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浪漫和激情实在很合拍。因此,我们向来不认为自己接受过什麽说教,那是一种噎化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是如此难以割舍,它不仅会伴随我们从小到大,而且也会伴随我们越洋过海。我们就这样毫无思想准备地突然「踏入敌阵」,走进了美国朝鲜战争纪念园区,蓦然面对「行进」在朝鲜战争的开阔地上的,那19名疲惫艰难的美国士兵。我不由自主地说,这就是被我们打败了的「美国野心狼」了。
  关於这些美国士兵,园区内只有一句短短的碑文:「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在读到这段碑文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眼中穷凶极恶的「美国鬼子」,却也是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儿女」。我们停在这只有一句话的碑文前,不由有些发愣,就愣在「保卫」这个词上。美国兵千里迢迢去朝鲜,他们凭什麽言称「保卫」,他们又究竟去保卫了什麽?这是一场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战争。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是在1995年6月27日才揭幕的,远在1982年揭幕的越战纪念碑之後,那麽,在经历了对越战的不断重新认识之後,美国人在建立这个朝鲜战争纪念碑的时候,为什麽还能够保持整整半个世纪的自信,坚信这样一个远征是正义的呢?

  「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很难在纪念碑上直接找到彻底的答案,因为这个纪念碑园区的文字非常少。除了上面这段碑文,另外,就只有一句话的碑文了,那是用银色的字,镶镌在一座同样简洁的黑色花岗岩纪念碑上的:「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在围起这个水池和纪念碑的石块上,我们看到刻着参与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的伤亡记载:阵亡美军,54246,联合国军,628833;失踪美军,8177,联合国军,470267;被俘美军7140,联合国军,92970;受伤美军,103284,联合国军,1064453。
  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些战争数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的份量。在这些数字里,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无知。我们一向以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只是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而已,战场上都是「美国狼」。而从以上数字表明的事实,与我们原来的印象差异很大。美军在联合国军中的比例,远远低於我们的想像。我们於是想知道,当年志愿军的敌人,究竟是些什麽国家。我们终於找到了这个园区的最後一点文字。那是当年所有加入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国家和提供医疗支持的国家的名单,他们是:希腊,法国,埃塞俄比亚,丹麦,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泰国,瑞士,南非,南朝鲜,菲律宾,挪威,荷兰,新西兰,卢森堡,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
  我们一向被告知,中国人民必须打这场战争,不打就会亡国。我们一向被告知,连美国高级将领也承认,他们在朝鲜「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现在我们才知道,当时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五星上将奥玛尔·布莱德尔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他的原话是:假如因为朝鲜战争,「我们就打入中国的话,那麽,我们将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在一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段话和我们原来理解的意思,实在差得太远了。
  我们读完这段历史的史实,就再也没有兴趣探究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之後,到底是谁把谁逼到谈判桌前,争了这最後的一口气。因为,基本事实在是太简单了:战争之前,是和平,是国际公认的,南朝鲜和北朝鲜也承认的,划分它们边界的是三八线;战争之後,恢复了和平,维持了同一条三八线。三年的时间,唯一被改变的,是上百万生命的丧失,几百万人致残,无数和平的家庭被毁坏。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