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潮流速报(新西兰特产网) www.XinXiLan.Tech 用心提供新西兰的各种资讯,想要我们帮您找什么,点这里告诉我们!

新西兰特产:旅游景点,移民+留学,新西兰蜂蜜,奶粉,红酒和保健品

当前位置: 新西兰特产 > 新闻 >

新西兰朱嘉雯:要想实现追求学问的梦想,需要无比的努力

时间:2012-06-09 00:00来源:新西兰 先驱报 作者:New Zealand 点击: N


嘉文获得AIC校长奖


嘉文荣获AIC Dux殊荣 


嘉文以Former Head Girl的身份向参加2012年度毕业典礼的所有嘉宾致辞

  对朱嘉雯来说,在纽西兰留学岁月是她生命中难忘的一段时光。当年她初抵奥克兰,壮志满怀。习惯了在马来西亚的亚洲传统式的学习环境,她要如何适应AIC,将传统与自由的学风运用自如?朱嘉雯是如何吸收AIC人的价值观,培养出乐观的心态和沟通能力的?19岁,正是一个少女的花季雨季的时期,相比於大部分的同龄人来说,嘉雯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震撼和羡慕。目前嘉雯准备入读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科学系,这个系英国高校里面排名第二。同时嘉雯还考上了美国的位於麻省波士顿的久负盛名的,美国“七姐妹学院”(Seven Sisters,由七所知名的女子贵族学校组成的校际联盟)之一的女子博雅教育学院--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宋美龄、冰心、叶璇以及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亦是该学院的杰出校友。她并被位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BrynMawr学院录取。在采访她之前,笔者只是知道她非常优秀,成绩突出而且小有名气。笔者还曾经将她设想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典型的学习型女孩。但是在见到本人之後,我对她的既有印象大为改观——她是一位永远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的女生。由於她的开朗大方,我们很快进入了融洽的谈话状态。
  从小在多元化民族马来西亚长大的朱嘉雯,精通广东话、普通话、英文、马来文、客家话还有一点点的西班牙语的基础。作为今年的AIC的DUX(全年级第一名、AIC学校最高荣誉奖)奖获得者,嘉雯同时获得了她所选的全部学科(6门科目)的单科成就奖(单科全年级第一),这是AIC由创办以来第一次由一位学生同时包揽六门学科奖项并且首次获得“校长奖”。如她的年级主任Ms.Keeman在毕业典礼上描述的:“如果你觉得三门或四门单科成就奖就已经很厉害,那麽接着下来我将为你公布的学生将同时获得六门单科成就奖。”在毕业典礼上台领奖时,全场的嘉宾和同学都为她鼓掌,为她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DUX是AIC学校的至高荣誉,前几年的DUX分别被目前已从剑桥大学工程系毕业的欧裔学生Naomi Janes(2006)、现就读普林斯顿大学的韩裔学生Natalie Kim(2008)、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的欧裔学生Alexandor Simmonds(2009)、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的华裔学生Linda Li(2010),以及在奥克兰大学的华裔学生Karl Zhu(2011)获得。今年嘉雯再为华人青少年赢得了这个令人骄傲的荣誉。当笔者邀请她为广大读者留下她的学习经验和感悟的时候,她侃侃而谈,让人受益匪浅。
  在采访的时候嘉雯说自己很幸运,很幸运有一个很爱她的爸爸,她说她爸爸一直都很关注她的教育,多年来也一直在寻觅一所适合她、能发挥她的所长、并能帮助她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的中学而操心。她说为了找到这样一所合适的学校,他们考虑了很多国家、很多学校,包括美国、欧洲、澳洲的学校,最後选中了AIC。在记者问到她当时是怎麽找到AIC的,她说,是在网上找到的,当时对比过很多的国家的很多所名校,都很不错,都很想去读,後来最终选择了AIC。是因为一直以来AIC毕业生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的记录都非常优异。所以就直接从马来西亚飞到了奥克兰。
  笔者:为什麽要不远万里来到奥克兰来求学?在马来西亚的时候不好吗?马来西亚的教育是怎麽样的?
  嘉雯:以前在马来西亚的时候成绩还是很不错的。我以前在马来西亚学习的时候读的是华文学校,感觉可能和中国差不多,学生只要按照老师提供的资料去学习、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但是来到纽西兰,来到AIC之後感觉,这边的教学是-老师会鼓励、激发你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你会自己去找学习资料充实自己,相较於马来西亚的题海战术,AIC老师更倾向於给学生布置一个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做去探讨、去完成。
  笔者:为什麽会选择AIC呢?
  嘉雯:首先是因为AIC的成功案例很多,从AIC考上世界名校的课学生有很多。特别是和爸爸於08年到NZ参观学校时,感觉AIC的学校的环境挺好的,没有恶性的竞争,同学们都会互相帮忙,而且学生之间的感情都挺好的,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很多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不错,但是真正朝夕相处的是同学与同学之间。如果同学间只关注谁比谁强,而忽略了同学间的友谊;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追求的。
  加上我本身是非常想去学IB的,因此我和爸爸都看过美国、英国、欧洲、澳洲等地的学校,归纳起来的感觉是各个国家的大部分中学只是为学生上当地大学作准备。但是AIC与之不同的就是说,你来了,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当时也考虑过去新加坡,但是对比起来的话呢,学费和新西兰的相比,稍微贵了一点,而且竞争、压力都很大,所以就直接来到AIC了。
  笔者:AIC给你带来了一个什麽样的体验呢?
  嘉雯:我觉得学习了这麽久之後,AIC让我感觉最大的不同的地方就是,老师除了会传授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有就是会培养你在点滴之间积累经验和智慧。这个让我受益匪浅。我很喜欢IB的拓展论文的这个项目,培养了我在生物方面的浓厚兴趣。
  笔者:那你的拓展论文写了什麽呢?
  嘉雯:我写的是探讨微生物和细菌的五秒规则(Five-Secondrule)。说是规则,其实算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迷信”说法。就是判断掉在地上的食物捡起来之後就可以继续食用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食物掉在地上後五秒之内被捡起来,那这个食物就可以继续安全的食用。在这之前还有“三秒规则”、“七秒规则”甚至还有“五分钟规则”等等。
  笔者:那你是怎麽研究的呢?
  嘉雯:我主要是验证这个规则是不是适用在所有的情况下。首先我在不同的地板上进行实验,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地板大部分地方都没有细菌,综合了几次的实验,认为食物掉在乾燥的地板上相对是安全的。
  不过同时也要验证这个论证是否适用於脏的地板上。我们在实验室的时候就发现,大肠杆菌在光滑的地板和粗糙的地板都广泛存在。将橡皮软糖和饼乾在地板上放置不同的时间,然後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表面,我发现,即便它们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少於五秒,所有的食品都还是粘上了相当数量的细菌。因为引起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病菌,而不是尘埃。这两个因素在通常情况下是有关联,但并不具有绝对关系。比如: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医院的地板,比起其它表面看起来很脏的地方,可能会存在更多的病菌。
  笔者:为什麽要选择牛津大学?当时在最终选择报考牛津大学的时候有意识到你的决定是什麽吗?
  嘉雯:牛津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世界级的学术殿堂,也是我的梦想之地之一。我希望能在这培育了许多世界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的地方实现我的梦想。
  另外一个令我选择牛津的原因是牛津的导师制。牛津上课有大课、小组研讨、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但是这个导师制则不一样,牛津的导师制只有之本科生阶段,每名学生都会被分配一位或几位导师,并定期会面的制度。学生可以询问公共课中的疑难点,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是其他任何想要谘询的问题。师生之间会进行平等开放的讨论,学生既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挑战导师,也要在辩论中扞卫自己的观点。
  笔者:牛津大学有30多所学院,为什麽要选择牛津大学的圣安学院?这个学院有什麽独特之处吗?当时申请的时候竞争激烈吗?
  嘉雯:一个是圣安学院是牛津大学内设立的第一所女子学院,但是现在学院内男女比例相当。圣安学院极力营造一个朴实、轻松、友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可在这让人放松的气氛中追求严谨的学术知识。因为我觉得日後在牛津的学习将会非常紧张,平时在系里面上课,做实验就够辛苦的了,想说回到宿舍里面的时候能有一个轻松环境。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圣安学院图书馆的十万本藏书,是牛津大学学士学院图书馆之最大两馆之一。而且圣安学院地理位置很方便,就在牛津镇旁边,步行10分钟就可以抵达老城区。
  入学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因为这个学院有很多比较知名的导师,学生可从专家导师的个人指导中获益良多,学生每学期选修一门主要指导课与一门副指导课。
  分享成功的经验
  笔者:有什麽想要和正在追求梦想的华人小孩分享的吗?特别是对想要出国深造的学弟学妹们,又是很麽样的建议吗?

  嘉雯:目前不管是就读哪一种教学体制,对志在去海外深造的华人家庭而言,世界顶尖名校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许多家长、学生的首选。但是以我自己的就学经验来说: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不要让别人的想法左右自己的追求。我在申请顶尖学校时只是希望测试自己能走得多远;而并没有太注重名次。做任何事都尽量培养自己的兴趣,只有你享受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成功自然而然就会到你面前。
  在问到是否与读者分享一些在申请大学的经验的时候。嘉雯告诉笔者,她参与了不同大学的面试。感觉最深的一点是,大学想知道的是你有没有对你所报考的专业有热情。打个比喻说,如果你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想的是读生物科学,晚上睡觉前想的还是生物科学;那你算是够格了。这和大多数的教育体制主要看一次的分数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华人学生会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备考上,填报志愿也有很多盲目性。他们(包括家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为了考大学而考。在专业的选择上更多的只是考虑学校的名气,是否热门专业,只知道每年最低、最高的录取分数线,而不清楚这个专业究竟是干嘛的。以至於自己是否喜欢更是无从谈起。大学生进入校门时,对专业一知半解,哪里有什麽热情?没有热情,怎麽能学得好呢?
(责任编辑:新西兰 XinXiLa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